COP28氣候談判陷入僵局,解振華特使解鎖對抗——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8次締約方大會(COP28)

2023年12月12日



12月11日中午12點,中國氣候事務特使解振華在中國角會上發言,錄音文字如下:


感謝王毅部長的協助,給我準備了一個稿子,但我想說今天來晚了,耽誤了大家的時間,我就不念稿子了,還是說一下現在會議進展的情況,和對社會組織參與氣候變化提供一些希望,現在大會的進展已經接近尾聲,如果按照12號要結束會議,這個會就快馬上結束了,但是現在大會陷入了僵局,這個到底能不能夠按時結束會議,現在還不得而知。大會主席希望可以按時閉會,但是就我參加了16次氣候大會,沒有一次是按時結束的,最多延長了兩天,所以這次大會是不是會延長,還真是說不清楚,主要取決于現在的這些分歧能不能得到解決。


我剛剛這個階段接待了兩批客人,一批是堅決反對淘汰化石能源的立場的一個集團,另外一個就是堅決要求馬上徹底淘汰化石能源的一個集團,所以現在這給雙方聽大家的意見。這里表明中國的一些立場:現在應該說這個大會最后要取得一個平衡的,一個體現巨大包容性的這么一個結果,可能有幾個問題需要解決,一個是關于能源轉型,如何對待化石燃料; 第二個是,發展中大家關心的事業怎樣能夠像“減緩”一樣來重視“適應”,也對適應的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還有一個適應的目標,這是要解決的;第三個問題是,發展中國家最關心的資金、技術允許要到位,但現在并沒有兌現這方面的承諾;第四個問題是,這次會議的決定能不能堅持公約的精神,《巴黎協定》的要求和《巴黎協定》所確定的各種制度的安排。


這些就是現在要解決的問題,其他的還有很多問題。在這個代表們談判的這一場,交給大會主席之前有207個分歧要解決,現在逐步縮少到聚焦到這么幾個問題上,這幾個問題最終能否得到解決,我們還是希望能夠盡快得到解決。


中國代表團會本著一個靈活性、建設性和包容性的態度來幫助協調各方的立場,幫助大會主席國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讓這個會議取得成功,而且要指明進一步前進的方向,這是中國代表團的一個基本的立場。


剛才我和協議雙方表明了中方的立場,就是我們想著,這個既不能在能源轉型的過程當中立刻完成,這是一個過程,我們希望這個過程加速,或者把整個過程縮短,這才能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但如果想馬上就能實現能源轉型,是不可能的,欲速則不達,但是又不能不干,這個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來實現這種轉型。


但是,這種轉型,已經有了很重要的基礎。中國為轉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首先,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現在風力發電的成本由於中國的努力降低了80%,光伏發電的成本也降低了90%,這已經為發展可再生能源、調整能源結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目前已經有了一個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的發電裝置和設備,那它如果比煤電、比核電,或者比這個氣電、油電,都便宜,那為什么不用可再生能源?所以,這應該是中國做出的最大貢獻,為全球這個大規模的部署可再生能源做了巨大的貢獻。


不光是為全球,我們中國自己經過幾年的努力,現在中國的能源結構當中,電力結構當中,可再生能源所占的總裝機容量已經接近達到了50%,到現在為止已經達到了14億千瓦的組裝機容量,超過了煤電的裝機容量,這給中國的能源轉型奠定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


在交通領域,要發展低碳交通、零碳交通,也必須要推動電動車發展,中國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無論是生產量、銷售量、保有量,都在世界第一,已經占了全球總量的50%以上,而且動力電池方面,中國對全球的貢獻達到了85%。這對發展電動汽車和低碳交通,其實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國做了這么多貢獻,也應該對促進能源的轉型、交通的轉型,應該說呢,是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現在的問題是,政府確定了目標,制定了激勵性的政策,企業家要看到的這個市場的走向和將來發展的潛力,他們必然會用資金和技術投向這個市場,現在的問題不光是轉變能源技術,而且要轉變我們的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這需要全社會的努力。因此,如果大家都去購買低碳/零碳的產品,那么高碳的這些產品和服務就沒有出路了,市場會把它們淘汰。所以社會組織NGO的作用至關重要。從NGO動員全民采取低碳/零碳的生活方式,那高碳的那些產品就沒有出路,所以說這個NGO社會組織,在應對氣候危機的這個過程中,能夠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只要您們作出正確的選擇,其實這種轉型就會加快,就會加速。希望NGO將來可發揮更大的作用。


這次組織的這個會,有很多國際和很多種類的很多機構,中國在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應對氣候危機的過程中,已經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給我們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建設美麗中國,搞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所以非常感謝您們的支持,您們的參與,感謝您們對中央政府在這個領域的大力支持,給予了很多的幫助,希望我們這個會議取得成功,希望全社會的這種意識,如綠色低碳的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的意識,在您們的努力之下,更普及更廣泛,提高得更快;這樣的話,對我們國家,對世界,對我們子孫后代,作出最大的貢獻。最后再次感謝在座的各位、您們所代表的那個組織所做的貢獻,也希望這個會議能夠取得成功。如我有說得不對的地方,希望大家見諒,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