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甲烷!引發氣候危機的巨頭——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8次締約方大會(COP28)

2023年12月08日

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正在迪拜火熱進行之中。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向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發出了壹個強烈的信息:在本屆氣候大會上所做的承諾遠遠不足以切實解決氣候危機。


微信截圖_20231208154043.png 

©COP28/Neville Hopwood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迪拜世博城舉行。

 

1.逐步淘汰化石燃料

本屆聯合國氣候大會主席國阿聯酋日前宣布,全球50家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已加入《石油和天然氣脫碳章程》。該章程規定,石油天然氣行業在2050年或之前實現淨零排放、在2030年之前基本消除甲烷排放以及停止例行焚燒,並繼續努力實現行業減排最佳實踐。


2.png 

©Unsplash/Patrick Hendry化石燃料的燃燒正在加劇氣候變化。

 

古特雷斯秘書長就此向與會代表指出,化石燃料行業這些引發氣候危機的巨頭終于開始覺醒了,但所做的承諾顯然達不到要求。2030年消除甲烷的承諾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壹步。但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承諾未能解決壹個核心問題,即消除化石燃料消費產生的排放。此外,該承諾也沒有明確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途徑。

 

他重申,科學是明確的:需要逐步淘汰化石燃料,並根據1.5℃升溫限制來設定明確時間框架。


 3.png

©Unsplash/Johannes Plenio科學表明,人類必須現在就開始減少全球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生產和使用。

 

知識卡片

甲烷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對今天氣候變暖的貢獻率高達三分之壹。它是壹種強大的汙染物,在釋放到大氣後的20年中,其全球變暖潛能值是二氧化碳的80倍以上。減少甲烷排放是短期內應對氣候變化的最快方法,因為甲烷在大氣中的存留時間比二氧化碳短得多。

 

石油和天然氣行業是人為排放甲烷的最主要來源之壹。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指出,為實現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以內,必須在2030年前將全球的甲烷排放減少40%至45%。

為進壹步減少甲烷排放,國際甲烷排放觀察站擴大了其工作重點,覆蓋到其他主要排放來源。數據顯示,這些排放來源的甲烷排放占全球的75%,主要來源于畜牧業(占33%)、石油和天然氣、垃圾填埋(超過20%)、煤礦(12%)和水稻種植(近10%)。 

 

©Unsplash/Zbynek Burival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在其開采活動中向大氣中排放甲烷。

4.png 

 

2.全民預警倡議

聯合國去年發起了具有開創性意義的全民預警倡議,旨在2027年前在全球範圍內建立拯救生命的預警系統,保護每個人免受極端天氣事件的影響。

 

古特雷斯早些時候在全民預警倡議活動上表示,在這個氣候不公正現象不斷加劇的世界,預警系統是拯救生命和保障生計的最基本工具。

 

令人擔憂的是,易受極端天氣影響的國家,特別是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及整個非洲大陸,其保護率遠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為了實現全民預警倡議這壹宏偉的目標,各國需要齊心協力,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進行協作與合作。


5.png 

©開發署柬埔寨辦事處柬埔寨的氣候預報員參考早期預警系統的數據。

 

聯合國減少災害風險辦公室和世界氣象組織共同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到目前為止,全球101個國家報告已建立了預警系統,比去年增加了6個國家,自2015年以來,覆蓋範圍翻了壹番。越來越多的生命正受到保護,免受極端天氣和危險氣候變化的影響。


6.png

 

古特雷斯表示,加強合作夥伴間的協調和協作已取得具體成果,並贊揚首批推動該倡議的國家發揮的領導作用及政府作出的政治承諾。例如,馬爾代夫、老撾和埃塞俄比亞已制定了專門的國家行動計劃;貝寧加強了與風險最大社區的聯絡;斐濟擴大了山洪預警範圍,使近壹百萬人受益。

 

秘書長還對在融資方面取得的進展感到鼓舞,包括新的雙邊捐款和與現有投資的協調。所有主要多邊開發銀行、全球氣候基金和主要融資機制都圍繞著全民預警倡議而協調合作。


7.png 

©氣象組織/Dipayan Bose在印度西孟加拉邦,農民正在通過種植黃麻等作物來適應降雨增加的模式。

 

然而,報告同時強調指出,全球仍有壹半國家沒有足夠的多災種預警系統。古特雷斯坦言,要實現全民預警倡議,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他指出,在氣溫快速上升3℃的世界裏,氣候脆弱性必然會加劇。推遲行動會導致更多的極端天氣事件、更多的死亡,以及更多的破壞。因此,必須加速減少碳汙染,並投資于保護脆弱社區免受更頻繁、更嚴重的氣候事件的影響。

8.png

古特雷斯敦促所有國家繼續保持雄心,2024年將支持的速度和規模翻壹番。

 

3.努力實現淨零排放

在關于淨零排放問題高級別專家組最新報告的圓桌會議上,古特雷斯秘書長表示,本屆氣候大會旨在扭轉局面,但各國政府僅憑自身無法做到這壹點。企業、金融機構、民間社會、城市和地區都是實現淨零排放的關鍵。

 

20223月,古特雷斯成立了非國家實體淨零排放承諾問題高級別專家組,為企業、投資者、城市和地區等非國家實體的淨零排放承諾制定更有力、更清晰的標準,並加快其實施。


 9.png

©Unsplash/Ella Ivanescu化石燃料發電廠是導致氣候變化的溫室氣體的最大排放源之壹。

 

古特雷斯表示,他提出的《氣候變化加速議程》呼籲各國政府和非國家行為者從根本上加快減排努力。為此,過渡計劃必須包括五個關鍵要素:


01 計劃必須涵蓋所有活動,貫穿價值鏈的每個環節。真正的脫碳不能用可疑的抵消補償或碳信用替代。


02 計劃必須詳細說明2025年、2030年和2035年的目標。計劃必須與將全球變暖控制在1.5℃以內的科學途徑保持壹致。


03 計劃必須披露所有遊說、政策接觸和傳播活動。


04 計劃必須突出改變商業模式和內部運營以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努力。


05 計劃必須努力實現壹個公正、公平且加速的可再生能源過渡。


 10.png

 

 

 COP28今日速遞

 

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最新焦點是為發展中國家的青年和婦女等面臨最大氣候風險的人提供資金支持。氣候倡導者們紛紛在會上展示氣候劇變對他們所在社區造成的破壞性影響。

 

 11.png


氣候危機的人道主義影響已成為迪拜氣候大會的焦點問題。作為聯合國中央應急基金的壹部分,人道協調廳在本屆氣候大會上啟動了氣候行動賬戶,旨在為應對洪水、幹旱、風暴和極端高溫等與氣候相關的災害以及建設抗災能力提供額外的人道主義資助途徑。

 

中央應急基金每年有四分之壹到三分之壹的資金用于應對與極端天氣相關的災害。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統計,全球約35億人(近壹半世界人口)生活在極易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地區。


 12.png

©COP28/Christopher Edralin | 總部位于尼泊爾的民間社會團體 Digo Bikas Institute 在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期間針對損失和損害舉辦活動。

 

為了支持脆弱國家保護自己免受氣候破壞帶來的最嚴重後果,在去年沙姆沙伊赫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壹致並于本屆氣候大會開幕當天開始運作的損失和損害基金被譽為實現氣候正義的關鍵工具,也是本次大會的首個重要成果

 

迄今對損失和損害基金的資金承諾據報已超過6.5億美元,為弱勢群體發聲氣候倡導者們在迪拜會議上強調,必須確保受影響最嚴重的群體從這些資金中受益。


 13.png

©兒基會/Tsiory Andriantsoarana | 洪水等與氣候相關的災害可能會導致壹系列健康問題,就像圖中所示的馬達加斯加的情形壹樣。


文章來源:《聯合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