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3日
來源:德國生活
在迪拜舉行的世界氣候大會上,22 個國家聯手呼籲到2050 年將核電數量增加三倍,已達成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
該宣言的簽署人中包括13個歐洲國家的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
但是德國媒體表示,德國被排除在外了,不但排除在外,甚至事先連風聲都沒有。
《世界報》對此報道的第一句話就是,「聯合國的日程安排上沒有任何暗示,建立全球核能聯盟以擴大核能的事宜直到聯合國氣候大會的最後一刻才被公布。」
周六,22 個國家的總統和政府首腦在迪拜世博園區 Rove 酒店的屋頂露台上宣布了這一消息,「從現在起,我們將共同努力,到 2050 年將全球核能增加三倍。」 22國首腦簽署的這項核能承諾還包括聯合主要金融機構支持這一目標,包括世界銀行、主要國際銀行和區域開發銀行。
工業化國家組織經合組織以及聯合國氣候秘書處IPCCC的分析表明,「到2050年,全球核電裝機容量必須增加兩倍,才能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目標。」
美國特使約翰·克里表示:「如果沒有核電,你就無法實現到2050年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目標。這與政治或意識形態無關,這純粹是科學問題:數學和物理。」
他將麥克風遞給馬克龍,法國總統說道:「這次會議向世界發出了極其有力的信號,它鼓勵了許多想要投資核能,特別是新一代小型模塊化反應堆的國家」。
捷克總理彼得·菲亞拉宣布,到2050年將把核電在發電中的比例提高到50%。他稱核能是「一種安全、可靠、清潔和高效的能源」。
波蘭總統安傑伊·杜達宣布,他希望將核能的擴張作為2025年初波蘭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的重點。
瑞典首相烏爾夫·克里斯特森讚揚歐盟將核電納入其清潔能源分類。「我們正在經歷範式轉變,」迪拜的克里斯特森說。就在一周前,瑞典宣布將在 2035 年之前建造兩座新核反應堆,並在 2050 年之前建造十座大型反應堆或同等數量的小型反應堆。
簽署的國家包括美國、加納、日本、英國、保加利亞、加拿大、捷克、芬蘭、法國、匈牙利、韓國、摩爾多瓦、蒙古國、摩洛哥、荷蘭、波蘭、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瑞典、比利時、烏克蘭和阿聯酋。
雖然其中一些簽署國實際上尚未開始發展核電,比如摩洛哥、加納和蒙古國。
《世界報》的報道繼續評論道:「第 28 屆世界氣候大會上幾乎沒有人預料到會發表核宣言。」實際上,中文媒體上早在幾天前已經對此進行了報道。
並且,在迪拜簽署核能聯盟的國家現在可以要求,只有在將核電增加三倍作為目標的情況下,才可以將可再生能源條款納入氣候會議的最終協議中。最終談判定於 12 月 12 日進行。
《世界報》報道中這樣寫道:「《迪拜核電宣言》表明,世界不會因德國相當孤獨的核淘汰而停止推進核能的腳步,相反,出於氣候保護的原因,世界將更加加速。」
在德國,總共17座核電站中的最後3座核電站已於今年4月關閉。紅綠燈聯盟拒絕回歸核能,並試圖主要依靠風能和太陽能以及能源進口來實現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脫碳目標。
各國首腦在迪拜簽署核能聯盟時,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在做什麼呢?當時,朔爾茨正在幾米外的「非洲可再生能源加速夥伴關係」的會議中向非洲國家元首發表有關擴大可再生能源的倡議講話。
咱就是說,德國完全具備參與的資格呀,畢竟0的三倍還是0,十倍目標也沒在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