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隻碳期貨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南華早報)

2022年03月25日

★中金碳期貨ETF周三在港交所上市
★該基金投資於在歐盟交易的碳排放權期貨合約
      中國其中一家最大的投資銀行中金公司旗下的香港資產管理公司推出中國首隻碳信用ETF。
      中金碳期貨ETF由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推出,周三在港交所上市,該基金投資於在歐盟交易的碳排放權期貨合約。
      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林甯周三告訴記者:該等期貨合約在美國洲際交易所(ICE)買賣,其成交量佔全球碳期貨市場九成。
      有關ETF追蹤美國洲際交易所歐盟碳排放權碳期貨指數,該指數過去八年產生年均化回報41.5%。
      林甯表示,該指數與其他類別的資產相關係數低,因此是分散資產組合的良好選擇,同時也是全球交易最活躍的碳期貨市場,為投資者提供流動性、透明度和方便。
      中金碳期貨ETF首日交易收報70.08港元,上升2.6%,成交額約為170萬港元。
      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ETS)是全球最大碳交易所,去年成交額達6.83億歐元(伸約7.51億美元),佔全球碳排放權交易近九成,覆蓋歐盟內36%的碳排放。
      洲際交易所歐盟碳排放權碳期貨指數的價格在近年上升近一倍,漲至約80歐元,原因是市場供應有限,而產生污染者因要抵銷其碳足跡而對該產品的需求增加。2月23日,即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夕,該指數價格曾升至94.7歐元,但受到近期油價急漲影響而有所回落。
       中金研究院董事總經理趙陽表示,高油價及氣價令低碳能源的成本競爭價勢提升,致市場對碳抵銷的需求減弱。但他指出,長遠來說,隨著政府收緊碳排放標準、減少配額及實施較高的碳稅以達至環保目標,碳價將會上升。
       歐洲在過去30年削減31%的溫室氣體排放,目標是希望在2030年或以前實現較1990年減少55%的排放量,並在2050年達至淨零排放,以應付氣候變化問題。
      中金的產品是一系列碳信用相關ETF的最新一項,據基金研究機構Morningstar的資料顯示,過去四年,共有11項產品分別在美國、南韓、愛爾蘭及加拿大公開買賣,這些產品的綜合規模約達到20億美元。
      林甯表示,在發行歐盟市場相關產品後,中金的下一步是發行與中國相關的碳信用投資產品,但目前未有時間表,這要視市場的流動性和接納程度來決定。另一方面,於香港上市的中國碳中和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周三表示,該公司利用區塊鏈技術發行首隻碳資產NFT可收藏產品。
     該公司副總裁蔡先生表示,與現有的海外自願性碳場外交易市場比較,他們的產品賣點是能夠為買家及投資者提供更便捷和更高效的方式持有碳信用產品。

香港首隻碳期貨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南華早報)